鍍金分為兩類,一類呈同質材料鍍金,另一類是異質材料鍍金。同質材料鍍金是指對黃金首飾的表面進行鍍金處理。它的意義是提高首飾的光亮性及色澤。異質材料鍍金是指對非黃金材料的表面迸行鍍金處理,如銀鍍金、銅鍍金。它的意義是欲以黃金的光澤替代被鍍材料的色澤,從而提高首飾的觀賞效果。
標準的鍍金手表的鍍金厚度是10微米,瑞士手表有個規定,只要鍍金厚度達到10個微米,就一定要在表殼上面打有印記標識。標識通常會打到6點位表殼的開檔處,也有很多的標法,比如:G10、PLAQUE OR G10、GOLD ELECTROPLATE 10 MICRONS 、GOLD ELECTROPLATED 10G、PLAQUE G10M等等。數字代表的是鍍金厚度,成色基本都是18K的。
有一個特點,在上世紀60年代左右,瑞士手表鍍金層都做的比較厚,一般都做到10微米,好點的要有20微米,甚至還有做成鍛壓金或包金的表殼,厚度有40、80甚至上百微米的。現在的手表鍍金都非常的薄,越來越“吝嗇”,通行的是5微米或5微米以下的,因此,表殼上不再出現任何標識。
如果是表帶也是鍍金的,那么表帶的鍍金厚度一般會更薄,基本不會超過10微米,而且,很多手表僅僅是在表帶的外側鍍金。鍍金的成本比較大,尤其是鍍厚了,價格馬上就上去了。 ? 表殼鍍金的工藝也比較復雜,如果把表殼切開做金相檢查,就會發現,表殼鍍金是分層鍍的,先鍍一層鎳再一層金,只有這樣做才能鍍的結實牢靠。
鍍金殼手表,最大的問題是不耐磨,容易脫色,也包括半鋼鍍鉻的手表。一旦手表鍍金層脫落,或者表殼表面劃傷,都沒有辦法處理(也不能拋光打磨)。如果是懷表,10個微米鍍金的大約能用10年(保證表殼不脫色),手表就不好說了,因為手表佩帶因人而異,磨損和汗液腐蝕的情況都不同,很多在1~2年之內鍍金層就會被磨掉。
像歐米茄OMEGA手表,早年的時候就做40微米包金的表殼,最有名的叫“金圈耳”,(表爪和表殼前圈包金),但是,即便是這樣的厚度,表殼也經常會出現被磨損成孔洞的情況。
所以,歐米茄OMEGA手表在20年前就發誓不再做鍍金或包金的手表了,一律改做18K金或18K金+不銹鋼的表殼及表帶,這樣手表的外觀就能夠保持長時間的完好。
低檔的手表,鍍金層更是薄的不得了,估計也就1~2微米,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,手表殼就會掉色,因此,這樣的手表不能買。鍍金的手表,如果是20微米厚度,那還能佩帶個10來年,而現在的手表鍍金不可能做到那么厚。
原創文章,作者:LNG復刻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xjotter.com/30967.html